一、8月放生的日子是哪天生日好
1、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2、老南京立秋后还有十多天热
3、阴阳五行说中,甲乙寅卯东方木,丙丁巳午南方火,庚辛申酉西方金,壬癸亥子北方水,戊己中央土,辰戌丑未四库土。东曰青龙,西曰白虎,南曰朱雀,北曰玄武。秋属西方庚辛金,是为白虎,秋老虎之说盖起源于此。民间所言的秋老虎指的是秋后气温的变化,称秋热是秋老虎,与五行讲的西方为白虎实在是:“此虎非彼虎。”
4、俗话说“热在三伏”,盛夏之余秋后还有一伏(末伏),即是说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后十天,伏天才算完了。孟秋之月,南京及其附近气温仍很高是正常的,问题是秋热还要热多久。老百姓有“秋后十八盆”的说法,有说十八盆的“盆”是指旧时冬季烤火取暖之火盆,其形为一广口浅底生铁锅(盆),置于方形矮木架上,燃料多为炭墼或木炭,此物解放后很少见了,喻还有十多天炎热的火盆要烤,真正“秋高气爽”还早呢,要到秋分以后才会降临,宋辛弃疾词“天凉好个秋”,非为初秋,而是指中晚秋。一说天气仍然炎热,要洗澡冲凉18天,这“盆”是指澡盆了。另是指立秋后要下十八次雨,气候才会真正凉爽,有“秋后一场雨一场凉”之说,总之秋热难当,从夏至热到立秋,还未见尽头。过去无空调电扇,对活泼好动的青少年来讲,尤难忍耐,故有“老怕春冷,少怕秋热”之谚。
5、单日公秋,双日母秋难成立
6、“秋老虎”又以生物界雌虎猛于雄虎,进而称特别热的秋天为“母秋”。这一观点甚至为学界所接受,《现代汉语方言大辞典》就收有“公秋”、“母秋”词条。但何为公,何为母,百姓深为关心,说法多种多样,曾有某民俗专家说双日为公秋单日为母秋,刊于某报,也载于某书(《金陵十记》)。笔者以为此说凭空而来,于理不通、于情不合。民俗和方言一样,只能是约定俗成、说法要有理有据才行,可以允许异文存在,但不能胡编乱造,这是符合民俗学的要求的。
7、南京民间流传的关于立秋分“公母秋”,很多人只知有其说,而不知其意。深究方知有“单双日说”和“昼夜说”。“单双日说”,或言“单日公、双日母”,或言“双日公、单日母”,其标准是阴历还是阳历?如以阳历日期为准,显然不合中国传统历法,不能作为标准,应予排除;如以阴历日期为准,又不符合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之说。虽然一三五七九单数属阳,二四六八双数属阴,为阳数某日不一定合阴阳五行中之“阳”,同理为阴数的某日也不一定合阴阳五行之“阴”,因为阴历每个日子是由天干地支排列的,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日一转,这当中天干地支分别有阴阳之分,天干中甲丙等为阳,乙丁等为阴,地支中子寅等为阳,丑卯等为阴,故某日为阴为阳不是由该日的序数(初十五等)决定的。因此“单双日说”很难成立。
8、以科学眼光看来,立秋与气候并无直接、必然联系,其气候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台风、西北气流、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绿化情况等。公秋凉爽母秋热,大概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气候规律。凡事皆有例外,有时这俗谚也不灵验。不过防暑降温措施不能松懈,时刻注意天气变化,不可一味贪凉也至关重要。
9、高声唱香赞、念诵经文、以独特的宗教形式悼念遇难者
10、大菩文化江苏讯2015年12月13日,是国家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届时,中日韩三国佛教界共同举办的公祭和平法会,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以经声佛号告慰数十万罹难同胞,祈愿世界和平,逝者安息!
二、上海放生的最佳地点
1、法会期间,清凉寺慈悲放生活动,理海法师为大众作了题为“和平时代的铭记”的开示,将放生功德回向给在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众生,回向给为拯救民族危亡而舍生取义的烈士,告慰逝去生命民众的在天之灵,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铭记这段沉痛历史和深重灾难,坚定不移地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祈愿世界干戈永息,和平久驻。
2、83载光阴荏苒,一切都在发生,一切也都将过去,历史的长河滚滚前行,我们站在河岸边看世事变迁,无法阻挡,唯有纪念,让历史助推我们更好地向前。主法法师带领居士信众
3、据了解,2003年12月13日,中日僧人和部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属在馆内遇难同胞名单墙前举行世界和平法会,这是首次以宗教形式在遇难同胞祭日举办悼念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1年。佛教信徒以独特的宗教形式悼念遇难者,祈求和平。
4、南京清凉寺2015年慈悲梁皇宝忏洒净起忏
5、南京清凉寺盂兰盆节梁皇宝忏法会圆满举行
6、清凉寺住持理海法师带领胡万进副市长一行参观寺院
7、大菩文化江苏讯3月3日下午,南京市政府胡万进副市长一行到清凉寺调研,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李兰,副局长纪勤,鼓楼区副区长梁春燕,区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廖建华,副局长方立中等陪同调研,南京清凉寺住持理海法师的热情接待。
8、理海法师带领大家参观寺院各大殿堂,介绍寺院的历史和文化。胡万进副市长就清凉寺建设和管理问题与理海法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
9、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10、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清凉大道场是南京佛教传统文化、清凉山精英文化、金陵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清凉问佛”更是流传久远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因而,在此国泰民安,佛法昌隆之际,恢复、重建这座千年古寺,不仅能满足海内外佛教徒礼拜祖庭,寻根问祖的心愿,找到法眼宗的“根”,重振法眼宗风,也有利于落实市委关于“整合佛教资源”的指示,填补鼓楼区没有恢复寺院的历史空白,对推进集自然、历史、观光、人文为一体的和谐都市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